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12月22日,备受瞩目的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在北京华夏幸福创新中心隆重召开,“信易+”的创新应用成为本届论坛最为突出的亮点。本届论坛以...
12月22日,备受瞩目的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在北京华夏幸福创新中心隆重召开,“信易+”的创新应用成为本届论坛最为突出的亮点。
本届论坛以“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高地与信用经济创新动能”为主题,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华夏幸福创新中心、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汪育
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秀玲,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理事长段宏伟等领导以及信用、金融领域专家、科技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论坛。
“两区”建设为“信易+”创新应用带来机遇
作为国内信用领域的年度盛会、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风向标,“信用北京暨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承接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全面展示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与信用应用成果,邀请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思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强调,要加强宣传解读,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及时阐释和解读信用政策。信用北京暨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的举办,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着力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当前,北京正在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两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极好机遇,也是更大责任。2020信用北京暨(第六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以“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高地与信用经济创新动能”为主题,依托“两区”建设机遇,探索“信易+”应用创新,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北京营商环境,提升全民信用意识,营造 “学信、知信、管信、用信”的社会氛围。
张劲松在致辞中充分肯定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指出诚实守信已深深扎根于京华大地,已成为时代传承的城市精神。长期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信用北京”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谋全局、管长远的任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的大事来抓…… “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极好机遇,也为京津冀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三地信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信用专家、相关企业深入共商京津冀协同共建大计,共同推进京津冀信用合作发展,携手打造“信用京津冀”品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来推动首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两区”建设、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汪育明在致辞中表示研究好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与信用经济创新的关系和发展思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稳致远,对于北京乃至全国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过去一年,“信易贷”等信用产品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实效,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信用承诺制推动形成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简化市场主体在申请市场准入时的手续,不断深化“信用惠民便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新的指示和要求下,北京将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区,数字经济将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开放的亮点。经济的蓬勃发展有赖于信用保障,今天的信用北京暨(第六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以“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高地与信用经济创新动能”为主题,围绕信用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间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作用展开研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祉,形成独特的“北京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杨秀玲总结了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她说多年来,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的前列。在信用政策、信用大数据体系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等领域取得突破。下一步,北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进一步夯实信用建设基础,扩大信用服务应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有力支撑,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信用立法工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到三个严格,系统性地奠定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基础,进一步明确信用工作各方主体责任,为“两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推进“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一是在依法、安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推进公共信用数据开放,推进公共信用数据与市场信用数据共享合作。二是围绕“两区”建设新形势,加快研究在信用监管方面针对新业态新服务的包容创新,审慎监管强化激励的新举措。三是推进“信用数据专区”等信用“新基建”建设,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快速规范发展,为促进信用服务贸易和信用数字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全要素生态环境。
第三,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和“信用+”应用,推动社会主体从遵守法律法规向遵守“信用承诺”转变。进一步完善全链条闭环信用监管的政策体系,在重点领域率先取得实效,进一步扩大“信用+”创新服务,创新一批国内领先的信用服务新模式。
第四,高标准做好“十四五”规划。一是重点夯实法治和数据基础;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全流程信用监管体系;三是打造诚信社会,让信用体系在更多日常社会服务与市场交易场景下发挥坚实作用,降低社会整体交易成本;四是促进信用经济发展,打造信用服务的高地,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和创新格局。
翟立新指出,中关村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推出瞪羚计划、展翼计划和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用信用赋能守信企业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等社会组织作用,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信用环境;启动“创信融”平台,打造“金融管理大数据+金融科技+政府政策配套”三位一体的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打造中关村企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提供具有中关村特色的“三链合一”企业融资服务,全力建设“中关村信用首善之区”。下一步,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紧抓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的重要契机,不断优化中关村科技金融生态,更好地发挥中关村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宣鸿称,中关村发展集团承担着助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特殊使命,构建“4+2”业务体系,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集成服务。在“十四五”期间,集团将以建设“北京市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化平台、助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为规划目标,全力助推中关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与信促会携手同行,共建信用体系,推动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园作为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将抢抓“两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政策、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在东区先期启动“消费大数据+信用大数据”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在西区一预留6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聚焦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承载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字产业化的集聚发展,同时以产业数字化引领和赋能传统工业提质升级,将丰台园西区一打造成为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
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理事长段宏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三营业部副总经理张金岩、北京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北京信医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潋、互信保(北京)消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勇分别围绕“发展‘三链融合’,信用服务支撑科技企业跨越发展”、“中国信保支持北京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让信用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硬支撑’”、“信用科技赋能就医服务升级——北京市‘信用+医疗’创新应用”、“以信用为主线,助力预付式消费健康发展”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亮点仪式集中展示创新与探索
论坛上,“信易贷”平台北京站正式上线启动,14家守信服务联合推进机构共同发起诚信倡议,北京信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授牌,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领取亮信证书。四大亮点仪式在彰显了2020年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创新,信用应用在不断地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和百姓日常生活中,浸润着城市发展的内核。
“信易贷”平台北京站是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价值、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支撑、帮助守信主体便利获得信贷支持的具体手段,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创新信用应用和金融服务、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目前,平台入驻银行、担保、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343家;累计注册企业3.1万家;中小微企业依靠信用获得授信金额317亿元;完成放款184亿元,其中信用放款44亿元。下一步,“信易贷”平台北京站将紧抓“两区”建设机遇,真正体现“守信有益、信用有价”,助力首都打造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
北京市14家首批守信服务联合推进机构共同发出“诚信北京从我做起,一起守护”的诚信倡议,让参与论坛的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北京市守信服务联合推进机构是北京个人诚信创建活动的重要支撑。紧抓数字经济与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推动个人诚信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助力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根据国务院对《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的批复要求,北京市个人诚信创建工作将率先以服务行业作为试点,借助守信服务联合推进机构,形成合力,共同探索推进服务行业诚信环境营造,以增强全社会对信用价值的获得感。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批复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信用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在论坛上获得授牌。创新中心全力打造集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信用产业集聚中心、数据安全共享中心、信用资源孵化中心、产业创新投资中心“五位一体”的信用生态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信用产业升级,打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样板,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地标。同时,牵头建设北京信用产业园,着力建设信用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北京及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同发展,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
论坛上,20家信用领跑企业代表200多家企业领取了“亮信”证书。展示企业品牌形象,接受社会监督。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简称“信用领跑行动”)是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应用水平的信用培育计划,构筑赋能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化激励机制,带动市场主体“知信、守信、管信、用信”,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信用领跑企业携手“亮”信,为北京市探索健全信用信息自愿注册制度,带动更多市场主体提升信用意识、深化信用管理、参与主动亮信,发挥榜样的力量。2020年信用领跑行动,将参与企业范围扩大至服务业,通过加强对市场主体主动亮信的管理和激励推进,创新“信易+”应用,借力数字经济与服务业开放,为服务型企业“走出北京”“走出国门”贡献力量。
专家集聚共议信用创新动能
交流信用领域前沿话题,探讨信用应用发展趋势,圆桌对话成为每届论坛的压轴。
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信用经济创新动能”,本届论坛邀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处长张宇航、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兰、国家发改委中宏网总裁毕俊杰、北京信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田京海、北京企信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玉遐共同探讨,对话由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秘书长张九红主持。
围绕北京信用立法;帮助中小微企业构筑以信用为基础的融资管理体系;北京信用产业创新中心对信用产业创新的作用;信用服务业十三五总结与十四五展望以及“信易+”的创新应用等展开讨论,为大家呈现一场高品质的思想碰撞。
传承六年打造信用领域盛会,砥砺初心构筑高端品牌论坛。
2020信用论坛立足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轮驱动的开放发展格局,秉持“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信易+”创新探索,深入推进信用惠民便企,为大家呈现满满的干货和亮点,共同期待着明年信用论坛的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