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经济赋能双循环,常州高新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无疑是一场“大考”。常州高新区坚持强服务、优环境,彰显了营商环境的“强磁场”,据悉,截至到12月,全区共吸引126个优质...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无疑是一场“大考”。常州高新区坚持强服务、优环境,彰显了营商环境的“强磁场”,据悉,截至到12月,全区共吸引126个优质项目落户,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最早成立的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在高新区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经2015年第三次区划调整后,地域面积扩大至508.94平方公里,目前下辖7镇3街道,常住人口68.79万人。
12月3日,2020中国(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合作推进大会在常州高新区举行,会议由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谭建荣等专家,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出席会议并致辞。
周斌指出,常州高新区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和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光伏智慧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等“两特三新一现代”产业集群,今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1600亿元台阶。
重视“三新”经济培育,开放合作高地
在常州高新区领导看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如何认识数字经济、拥抱数字经济、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高新区一个新命题。
“去年来,我们围绕自身产业特点和转型升级的难点,高度重视’三新’经济培育,全力打造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社会建设和数字开放合作高地,推动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周斌说。
常州高新区通过深入推进以华为云为首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投运,进一步加速企业触网上云,做好区内“企业上云”推广,建立高端制造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助力近400家企业上云,其中包括星宇车灯模具管理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慧工厂标杆项目20个。
崛起的科创生态圈
与此同时,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创意产业园区,有一个科创生态圈正在崛起。
“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创业板资产重组1家,40多家企业在区域市场挂牌,吸引社会资本50多亿;培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高新技术产品94只,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7个……
据悉,创意产业园区自建成以来,多次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等”国字号”品牌,2019年度在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综合评价中位列常州第一。
作为常州国家高新区”三新经济”发展之核,创意产业园区近年来孵化培育了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形成了新产业、新业态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格局。
如今,通过产业聚才、服务留才、平台育才,创意产业园区构建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创意、市场、管理等多维度人才体系,打造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蓄水池”,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形成了”产城融合”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常州一直以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会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常州创意产业园区的代表企业江苏赞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化龙网络和江苏立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其业态形态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入了解,为加强深度合作展开了互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