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

沉浸式学习多语种版本《共产党宣言》 101年后,外国语学社重“开课”

  101年前,一批青年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领导下,在新渔阳里开办了外国语学社,以学习外语的方式传播共产主义,这里也成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最早的传播...

  101年前,一批青年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领导下,在新渔阳里开办了外国语学社,以学习外语的方式传播共产主义,这里也成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地之一。101年后,共青团黄浦区委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等举办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通过线下线上的重现,面向社会公众开设系列课程,带领参与者重温百年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萌发与传播,回顾百年前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过程。
  1920年9月,根据培养革命干部和输送进步青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需要,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当时的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创办了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外国语学社为培养党的干部和革命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介绍,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首季学习班为期12周,开设6期,采取“单周线下,双周线上”的模式,线上课程将首发于黄浦新青年B站,线下课程则接受8至18周岁青少年进行报名。每期课程时间20分钟左右,包含两部分:一是重温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精彩语句,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梁锡江与青少年一起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是由黄浦区的青年志愿者讲述《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黄浦的红色故事。
  新渔阳里外国语学社在首季学习结束后,还将聚焦《共产党宣言》的英、法、日等多语种的经典版本,以“周六见”的模式持续授课教学。周日则将以外国语学社“沉浸式戏剧”周周演的形式,与更多青少年一道重温真理的味道,感悟信仰的力量。
  昨天的首季首场授课,来自上海市实验小学、康德双语学校、五爱高级中学等学生代表,现场感受了沉浸式党史学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