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风乌GHR”大模型问世 AI气象预报进入10公里级时代

  记者 俞陶然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昨天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发布了全球高分辨率的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风...

  记者 俞陶然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昨天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发布了全球高分辨率的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风乌GHR”,首次借助AI实现了对中期天气进行10公里级的建模和预报。科研团队采用原创的AI新算法,将这个大模型的预报分辨率提升至0.09经纬度(9公里×9公里),比第一代“风乌”的精确预报范围大7倍。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欧阳万里介绍,“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大模型在这个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去年4月,“风乌”大模型在上海发布,率先使全球气象有效预报时间突破10天,此后准确预测了“泰利”“卡努”等台风的路径。如今,全面升级的“风乌GHR”相当于一个“4K高清版”大模型,有助于实现更精细、更高效的气象预报。
  在预报时长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多模态、多任务的深度学习方法和数据再分析,将这个大模型的有效预报时间提前至11.25天,打破了此前第一代“风乌”创造的10.75天世界纪录。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协同国家气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单位,共同推动“风乌GHR”的业务检验评估、业务化部署和应用落地,为农林牧渔、新能源电力、航空航海等重点行业和公共安全提供可靠的气象预报路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