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

密云区“新好友”添加成功 生物朋友圈持续“扩容”

  密云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加大栖息地修复力度,做好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等工作,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优质的生存环境,生物家谱日...

  密云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加大栖息地修复力度,做好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等工作,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优质的生存环境,生物家谱日益丰富。
  据最新的生态监测数据显示,在潮河和白河交汇处,繁衍于高原地区的青藏沙鸻首次到访;在清凉谷景区,首次记录到了黑鹳育雏的珍贵影像。
  观鸟爱好者袁森林表示:“2024年拍到了青藏沙鸻让我非常高兴。它生活在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喜欢的生活环境是湿地和滩涂,对食物和水的要求很高。平时在咱密云,甚至在全北京地区都是看不到的,这是北京第一次记录到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所长邹涛介绍道:“这些鸟类明显都是新观察出来的物种,让密云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也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
  鸟类生性机警,对栖息地的选择十分严苛,密云区作为生态涵养区,具有林木多、水源充足、食源丰富、气候适宜等优势,鹊鸲、大鸨、白枕鹤、苍鹭等一大批珍稀鸟类纷纷到访,在密云的山野林间和谐相处,不少鸟类选择在此“安家繁衍”。
  摄影爱好者宋会强说:“很多夏候鸟能在密云聚集,证明咱们密云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具备繁衍后代的条件。这个季节,正是他们完成繁衍任务开始南迁回归的时候。”
  鸟类“花名册”越来越“厚实”,豹猫、斑羚等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也频频现身,2024年5月首次拍摄记录到复齿鼯鼠与沟牙鼯鼠的高清生态影像,研究表明两种鼯鼠稳定分布于密云山区。同时,在密云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似芸香红菇、轮叶贝母、宝珠草等野生植物也悄然生长,共同孕育了密云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源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密云区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在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为生物提供了优质的绿色空间。
  “我们正在做重要物种、重要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和保育方面的工作。另外,科学利用方面也已经纳入到我们日常工作中,从基地建设、开展科普活动等方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力。”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张德怀介绍道。
  据最新版生物物种名录统计,密云区共收录维管植物、陆生野生动物、鱼类、昆虫等7大类3785种物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成为了密云区生态系统更加完整稳定的有力证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