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领导力

密云区:一根红薯粉条的逆袭

  “春种红薯秋打芡,寒冬腊月漏粉条”。寒冬时节,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甘薯专业合作社迎来了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季节。甘薯加工产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村民...

  “春种红薯秋打芡,寒冬腊月漏粉条”。寒冬时节,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甘薯专业合作社迎来了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季节。甘薯加工产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村民就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揉面、漏丝、定型,
密云区
高岭镇石匣村粉条加工车间里热气四溢,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制作传统手工粉条。院子里,一排排红薯粉条整齐悬挂在木杆上,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宛如一缕缕“银丝线”。
  
密云区
高岭镇石匣村粉条加工厂厂长赵洪海说:“咱们师傅一般采用传统漏粉,用的全是本地的白薯提炼出的精制淀粉。一般一天生产六七百斤。由于到年底了,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密云区
高岭镇出产的红薯粉条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在农闲时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村民秋天收完红薯以后,可以到保鲜库、粉条厂、还有冰冻薯厂上班,一年四季让村民在家门口都有收入。”
密云区
高岭镇石匣村村干部李兆新说道。
  
密云区
高岭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甘薯产业链,以村级集体经济为载体,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甘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甘薯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涉及石匣、大屯、东关等8个村,不仅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近500人,还带动1100余户村民增加收益,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昔日不起眼的小甘薯,如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