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事怎样办进“民心”里 这是丰台的答卷
2月18日,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面向全国公映。“接诉即办”平台,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是倾听民众心声、汇聚民众意见、解决民众困难的关键窗口。...
2月18日,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面向全国公映。“接诉即办”平台,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是倾听民众心声、汇聚民众意见、解决民众困难的关键窗口。
过去的一年,丰台区坚持见人见事见面,用心用情用力,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依托“民生项目池”,深耕专项治理精准发力,将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民众满意的“成果清单”。
群众身边无小事
桩桩件件映民心
过去的一年,丰台区接诉即办受理群众诉求59.78万件,较2023年降低5.45%,诉求量连续第二年下降,“降量提质”初见成效。全年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也得到提升,尤其是解决率达到95.22%,较2024年提高了2.54个百分点。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丰台区创新设立“民生项目池”清单,443项清单任务全部完成。
西罗园街道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的老楼改造工作,是丰台区助力城市焕新的一个缩影。作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落地危旧楼原拆原建项目,西罗园街道结合丰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11个小区水管更换、路面平整等项目,在10个社区腾退5万余平方米私搭乱建和外接房屋,新建首座绿洲、西马、四路通3个大型便民停车场,为5个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对三条水系周边进行了环境提升,打造10处“金角银边”,新建3条绿道和1条秀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曾经的五里店街道和风四季社区8号楼与实验小学中间有一条3米余宽的过道,由于上半年实验小学原南侧栅栏倒塌,这条小路变得破败不堪,破旧的地面、随处可见的垃圾,不仅不美观,更埋下了安全隐患。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立即联合物业公司启动道路修复计划。铲除旧砖、铺设崭新彩砖……修复后的道路焕然一新,彩色地砖更为小区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丰台区通过接诉即办工作推动无障碍设施的安装。丰台街道将新华街一里、建国街二里及建国街一里等小区安装无障碍扶手的项目合并为“辖区完善基础设施”项目,为居民提供了便利;成寿寺街道方南家园社区制定电动自行车库管理办法,将地下空间改建成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成为丰台区首个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电动自行车库的社区,满足了居民充电需求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公共安全保障与社区环境优化方面,丰台区加强道路维修、排水改造和老旧电梯更新等工作。其中,成寿寺街道对分钟寺村四道口桥的道路进行了维修,多个小区启动了老旧电梯更新计划,丰台街道丰益花园社区完成了19部电梯更换,各街道积极推动小区绿化美化等环境改造工作,营造了宜居的社区氛围。
从“有一办一”
到“举一反三”
城市的脉络里,流淌着民生的期盼。从“小切口”解决复杂问题,从民众诉求中查缺补漏、精准施策,“民生大考”又何尝不是一场“开卷考”。
“为”雨绸缪、织密防汛“安全网”。2024年汛期,丰台区收到市12345热线来电关于房屋漏雨的诉求共3776件,较2023年同期(5325件)下降29.09%,响应率100%、解决率93.40%(同比上升13.95个百分点)、满意率95.86%(同比上升11.68个百分点)。其中,云岗街道彻底解决朱西社区平房区131户居民房屋漏雨问题,实现2024年汛期居民漏雨问题“零诉求”。
为顺利开展供暖期过渡工作,丰台区针对装修暖气调整、室内阀门关闭暖气屯气所需冲水工作等供暖季核心问题,在即将试供暖和试供暖期间每日跟进。并在正式供暖期间,保持当日事当日报,持续跟进,截至2024年12月,丰台区供热诉求受理量同比下降51%。
同时,丰台区还加强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信息平台,对全区近1.6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信息摸排、上门探访,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将“民生愿景”变为百姓的“幸福实景”。2025年,丰台区将紧紧围绕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这一核心任务,在构建主动治理与多元共治新格局上下功夫,以“每月一题”为抓手,筛选诉求集中、反映突出、解决有难度的问题,纳入区级“每月一题”,深度分析,持续治理,推进未诉先办走深走实。丰台区也将持续开展“民生项目池”,对民生实事进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并通过“丰铃”行动,针对物业工作管理、道路和停车管理、城市管理等十类群众高频难点诉求,确保“简单诉求快办、复杂诉求精办”,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细致、贴心的服务体验。
新程已启,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丰台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过去的一年,丰台区坚持见人见事见面,用心用情用力,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依托“民生项目池”,深耕专项治理精准发力,将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民众满意的“成果清单”。
群众身边无小事
桩桩件件映民心
过去的一年,丰台区接诉即办受理群众诉求59.78万件,较2023年降低5.45%,诉求量连续第二年下降,“降量提质”初见成效。全年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也得到提升,尤其是解决率达到95.22%,较2024年提高了2.54个百分点。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丰台区创新设立“民生项目池”清单,443项清单任务全部完成。
西罗园街道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的老楼改造工作,是丰台区助力城市焕新的一个缩影。作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落地危旧楼原拆原建项目,西罗园街道结合丰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11个小区水管更换、路面平整等项目,在10个社区腾退5万余平方米私搭乱建和外接房屋,新建首座绿洲、西马、四路通3个大型便民停车场,为5个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对三条水系周边进行了环境提升,打造10处“金角银边”,新建3条绿道和1条秀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曾经的五里店街道和风四季社区8号楼与实验小学中间有一条3米余宽的过道,由于上半年实验小学原南侧栅栏倒塌,这条小路变得破败不堪,破旧的地面、随处可见的垃圾,不仅不美观,更埋下了安全隐患。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立即联合物业公司启动道路修复计划。铲除旧砖、铺设崭新彩砖……修复后的道路焕然一新,彩色地砖更为小区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丰台区通过接诉即办工作推动无障碍设施的安装。丰台街道将新华街一里、建国街二里及建国街一里等小区安装无障碍扶手的项目合并为“辖区完善基础设施”项目,为居民提供了便利;成寿寺街道方南家园社区制定电动自行车库管理办法,将地下空间改建成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成为丰台区首个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电动自行车库的社区,满足了居民充电需求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公共安全保障与社区环境优化方面,丰台区加强道路维修、排水改造和老旧电梯更新等工作。其中,成寿寺街道对分钟寺村四道口桥的道路进行了维修,多个小区启动了老旧电梯更新计划,丰台街道丰益花园社区完成了19部电梯更换,各街道积极推动小区绿化美化等环境改造工作,营造了宜居的社区氛围。
从“有一办一”
到“举一反三”
城市的脉络里,流淌着民生的期盼。从“小切口”解决复杂问题,从民众诉求中查缺补漏、精准施策,“民生大考”又何尝不是一场“开卷考”。
“为”雨绸缪、织密防汛“安全网”。2024年汛期,丰台区收到市12345热线来电关于房屋漏雨的诉求共3776件,较2023年同期(5325件)下降29.09%,响应率100%、解决率93.40%(同比上升13.95个百分点)、满意率95.86%(同比上升11.68个百分点)。其中,云岗街道彻底解决朱西社区平房区131户居民房屋漏雨问题,实现2024年汛期居民漏雨问题“零诉求”。
为顺利开展供暖期过渡工作,丰台区针对装修暖气调整、室内阀门关闭暖气屯气所需冲水工作等供暖季核心问题,在即将试供暖和试供暖期间每日跟进。并在正式供暖期间,保持当日事当日报,持续跟进,截至2024年12月,丰台区供热诉求受理量同比下降51%。
同时,丰台区还加强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信息平台,对全区近1.6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信息摸排、上门探访,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将“民生愿景”变为百姓的“幸福实景”。2025年,丰台区将紧紧围绕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这一核心任务,在构建主动治理与多元共治新格局上下功夫,以“每月一题”为抓手,筛选诉求集中、反映突出、解决有难度的问题,纳入区级“每月一题”,深度分析,持续治理,推进未诉先办走深走实。丰台区也将持续开展“民生项目池”,对民生实事进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并通过“丰铃”行动,针对物业工作管理、道路和停车管理、城市管理等十类群众高频难点诉求,确保“简单诉求快办、复杂诉求精办”,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细致、贴心的服务体验。
新程已启,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丰台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