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发掘老镇历史文脉扩展地区发展“朋友圈” 长辛老友携手留住老镇记忆
●成立不到半年,长辛老友会的老友已经增加到30多名,为老镇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已经完成了选址,即将在2025年启动建设 ●...
●成立不到半年,长辛老友会的老友已经增加到30多名,为老镇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已经完成了选址,即将在2025年启动建设
●北方的红星宣讲团讲民俗、讲红色,更要讲未来,把老镇新生讲给大家听
●长辛老友会将聚焦讲好家门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围绕老镇历史文化传承、地区发展、基层治理等话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在进行城市有机更新的长辛店老镇,就把辖区老居民、老街坊、老职工、老朋友当成宝,成立了“长辛老友会”,邀请他们参与到老镇更新中,发掘老镇历史文脉,扩展地区发展“朋友圈”,展现老镇文化繁荣和发展活力,为老镇留住乡愁记忆和“烟火气”。
老友携手留住老镇文脉
这是一幅城市山水画,远处是长辛店教堂的塔尖,树木掩映间,曹家口路还是窄窄的胡同,沿途是老菜市场、照相馆、长辛店理发店……晓月当空,驼队穿行,仿佛有驼铃声透出纸面。
“这是1965年前后的长辛店,我才十来岁,可以说这是大街在我脑海里最初、最深刻的印象。”长辛老友会老友、画家张春萍指着这幅《古道常新望晓月》说,她就出生成长在长辛店大街,与长辛店有着分不开的渊源。
2024年9月,长辛店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长辛老友会,张春萍就是首批18位老友中的一员。能为长辛店做些什么?张春萍他们决定为老镇留影。从南头到北头,漫步五里长街采风,在老友们的眼里,大街处处是故事。比如,一段只剩个圆门洞的残墙,曾经是一处叫仁寿寓的花园别墅,是不少老人们儿时嬉戏的秘密花园。
2025年1月,由老友们操持起来的“老镇新韵·印象长辛”主题书画摄影展在曹家口路仁丹院内展出,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人。看着人们在这里寻找儿时记忆,老友们非常有成就感。
“我们现在又有了新的目标,准备为20世纪60年代的长辛店大街‘留影’,将来和完成更新的大街一起亮相,今昔相映,留住我们共同的记忆。”张春萍说。
长辛老友会会长尹喜军,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地区的老物件,还在街道的支持下开办了长辛店民俗老物件陈列展馆。
“这些老物件是长辛店人的根儿!2024年底,长辛店街道和丰台文旅集团一起对我们收集的老物件进行了统一的登记造册整理,5000多件呢!”作为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尹喜军很自豪能留住这些乡愁。他说,现在不少老友和他一起收集整理着老镇的记忆、老物件、老照片……随着长辛店老镇有机更新的推进,这些老物件也有了归宿: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已经完成了选址,即将在2025年启动建设,让更多人看到“长辛店”。
在长辛店街道,“北方的红星”宣讲团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现着这个古镇。长辛老友会一员、宣讲团团长周健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在老镇更新“样板间”,了解老镇更新进展。
“我是来‘备课’的。”周健说,他们宣讲过程中经常被问及老镇的未来,2025年他们就想在这个层面突破,讲民俗、讲红色,更要讲未来,把老镇新生讲给大家听,为老镇的发展贡献一份老长辛店人的力量。
让传统成为老镇新活力
扎根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的刘德华、带领学生讲好“家门口”红色故事的长辛店铁路中学校长高云虎、传承“群钻精神”的大国工匠徐树永……成立不到半年,长辛老友会的老友已经增加到30多名,为老镇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老友们挖掘整理老镇文创,胡同名牌、老聚来永副食店原汁原味;老镇“样板间”焕新亮相,老友们特意查阅史料,挖掘整理,找回了“八婆游春”等传统花会表演,再现昔日大街的年节盛况;元宵前夜,老友们齐聚长辛,话说长辛店的过年习俗,一道道美食,一项项老礼儿,让人们重新找回属于老镇的年味儿……
“老镇有机更新为长辛店赋予历史新机遇和发展新动力,几代生活、工作在这里的老友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对这里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掌故熟谙于心,他们加入进来,成为传承者、守护者和推介者,为老镇注入新活力。”长辛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忠说,未来长辛老友会将聚焦讲好“家门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围绕老镇历史文化传承、地区发展、基层治理等话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一起打造富有城市魅力和老镇历史特色的文化街区,为崭新的长辛店留住乡愁记忆和浓浓的“烟火气”。
●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已经完成了选址,即将在2025年启动建设
●北方的红星宣讲团讲民俗、讲红色,更要讲未来,把老镇新生讲给大家听
●长辛老友会将聚焦讲好家门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围绕老镇历史文化传承、地区发展、基层治理等话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在进行城市有机更新的长辛店老镇,就把辖区老居民、老街坊、老职工、老朋友当成宝,成立了“长辛老友会”,邀请他们参与到老镇更新中,发掘老镇历史文脉,扩展地区发展“朋友圈”,展现老镇文化繁荣和发展活力,为老镇留住乡愁记忆和“烟火气”。
老友携手留住老镇文脉
这是一幅城市山水画,远处是长辛店教堂的塔尖,树木掩映间,曹家口路还是窄窄的胡同,沿途是老菜市场、照相馆、长辛店理发店……晓月当空,驼队穿行,仿佛有驼铃声透出纸面。
“这是1965年前后的长辛店,我才十来岁,可以说这是大街在我脑海里最初、最深刻的印象。”长辛老友会老友、画家张春萍指着这幅《古道常新望晓月》说,她就出生成长在长辛店大街,与长辛店有着分不开的渊源。
2024年9月,长辛店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长辛老友会,张春萍就是首批18位老友中的一员。能为长辛店做些什么?张春萍他们决定为老镇留影。从南头到北头,漫步五里长街采风,在老友们的眼里,大街处处是故事。比如,一段只剩个圆门洞的残墙,曾经是一处叫仁寿寓的花园别墅,是不少老人们儿时嬉戏的秘密花园。
2025年1月,由老友们操持起来的“老镇新韵·印象长辛”主题书画摄影展在曹家口路仁丹院内展出,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人。看着人们在这里寻找儿时记忆,老友们非常有成就感。
“我们现在又有了新的目标,准备为20世纪60年代的长辛店大街‘留影’,将来和完成更新的大街一起亮相,今昔相映,留住我们共同的记忆。”张春萍说。
长辛老友会会长尹喜军,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地区的老物件,还在街道的支持下开办了长辛店民俗老物件陈列展馆。
“这些老物件是长辛店人的根儿!2024年底,长辛店街道和丰台文旅集团一起对我们收集的老物件进行了统一的登记造册整理,5000多件呢!”作为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尹喜军很自豪能留住这些乡愁。他说,现在不少老友和他一起收集整理着老镇的记忆、老物件、老照片……随着长辛店老镇有机更新的推进,这些老物件也有了归宿:长辛店老物件博物馆已经完成了选址,即将在2025年启动建设,让更多人看到“长辛店”。
在长辛店街道,“北方的红星”宣讲团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现着这个古镇。长辛老友会一员、宣讲团团长周健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在老镇更新“样板间”,了解老镇更新进展。
“我是来‘备课’的。”周健说,他们宣讲过程中经常被问及老镇的未来,2025年他们就想在这个层面突破,讲民俗、讲红色,更要讲未来,把老镇新生讲给大家听,为老镇的发展贡献一份老长辛店人的力量。
让传统成为老镇新活力
扎根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的刘德华、带领学生讲好“家门口”红色故事的长辛店铁路中学校长高云虎、传承“群钻精神”的大国工匠徐树永……成立不到半年,长辛老友会的老友已经增加到30多名,为老镇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老友们挖掘整理老镇文创,胡同名牌、老聚来永副食店原汁原味;老镇“样板间”焕新亮相,老友们特意查阅史料,挖掘整理,找回了“八婆游春”等传统花会表演,再现昔日大街的年节盛况;元宵前夜,老友们齐聚长辛,话说长辛店的过年习俗,一道道美食,一项项老礼儿,让人们重新找回属于老镇的年味儿……
“老镇有机更新为长辛店赋予历史新机遇和发展新动力,几代生活、工作在这里的老友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对这里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掌故熟谙于心,他们加入进来,成为传承者、守护者和推介者,为老镇注入新活力。”长辛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忠说,未来长辛老友会将聚焦讲好“家门口”的故事、百姓故事,围绕老镇历史文化传承、地区发展、基层治理等话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一起打造富有城市魅力和老镇历史特色的文化街区,为崭新的长辛店留住乡愁记忆和浓浓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