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平原新城”获得全新赋能
近期,北京市发布为五个平原新城“量身定制”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以“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
近期,北京市发布为五个平原新城“量身定制”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以“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命名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正是此次政策出台的核心背景与目的。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到第二个十年,已经迈入全新阶段,如何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成为首都北京重要课题。
“平原新城”这个概念首次亮相,是在2017年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具体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这几个地方毗邻津冀,交通便利,土地等资源要素富集,是传统意义中“平原上的远郊区”,也是现实语境下北京市参与区域协同的门户,更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地。
2018年,市领导就提出“平原新城要成为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平原新城各区对中心城区适宜功能的承接,不是梯度转移、而是弯道超车”。2025年1月14日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
发展破题,规划先行。根据发布会内容,北京市将大幅提升五大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导入科创资源、创新要素配置,深化平原新城与毗邻地区合作,发挥好承接、引领、连接、支撑功能。
此次大兴区获得的定位是“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是唯一明确“协同发展”定位的平原新城。事实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本身就位列北京城市总规为大兴确定的“三区一门户”定位之首。“示范”二字意义非凡,大兴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与特色,也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紧密联系。
大兴区在发布会上提出,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赋予的职责,以“六个大兴”建设为抓手,力争到2030年,实现“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宜业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近日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此次提升平原新城的综合承载力,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强行上马”。大兴平原新城的发展定位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个十年中积累而来的。
正如区领导在发布会上介绍的,近年来,大兴区一以贯之落实“风生水起看大兴”要求,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站稳千亿台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城乡新颜蝶变绽放。这些发展基础使得大兴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繁荣开放国门新城”,是大兴平原新城另一特色。事实上,大兴机场建设、投运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步,本身就是“第一个十年”的产物。瞄准“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宏伟目标,大兴将强化大兴机场航空枢纽门户功能,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协作组团包括大兴、廊坊两个片区,未来将畅通临空区管理体制机制,错位互补,深层次推动协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撰文表示,平原新城建设将为已启动和策划中的跨市域合作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此次大兴平原新城获得全新赋能,“协同发展示范区”与“繁荣开放国门新城”二者实为一体两面。大兴因协同发展而取得“新国门”地位,也必将因大兴机场服务首都“一核两翼”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站上更高能级。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到第二个十年,已经迈入全新阶段,如何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成为首都北京重要课题。
“平原新城”这个概念首次亮相,是在2017年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具体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这几个地方毗邻津冀,交通便利,土地等资源要素富集,是传统意义中“平原上的远郊区”,也是现实语境下北京市参与区域协同的门户,更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地。
2018年,市领导就提出“平原新城要成为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平原新城各区对中心城区适宜功能的承接,不是梯度转移、而是弯道超车”。2025年1月14日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
发展破题,规划先行。根据发布会内容,北京市将大幅提升五大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导入科创资源、创新要素配置,深化平原新城与毗邻地区合作,发挥好承接、引领、连接、支撑功能。
此次大兴区获得的定位是“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是唯一明确“协同发展”定位的平原新城。事实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本身就位列北京城市总规为大兴确定的“三区一门户”定位之首。“示范”二字意义非凡,大兴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与特色,也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紧密联系。
大兴区在发布会上提出,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赋予的职责,以“六个大兴”建设为抓手,力争到2030年,实现“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宜业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近日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此次提升平原新城的综合承载力,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强行上马”。大兴平原新城的发展定位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个十年中积累而来的。
正如区领导在发布会上介绍的,近年来,大兴区一以贯之落实“风生水起看大兴”要求,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站稳千亿台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城乡新颜蝶变绽放。这些发展基础使得大兴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繁荣开放国门新城”,是大兴平原新城另一特色。事实上,大兴机场建设、投运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步,本身就是“第一个十年”的产物。瞄准“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宏伟目标,大兴将强化大兴机场航空枢纽门户功能,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协作组团包括大兴、廊坊两个片区,未来将畅通临空区管理体制机制,错位互补,深层次推动协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撰文表示,平原新城建设将为已启动和策划中的跨市域合作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此次大兴平原新城获得全新赋能,“协同发展示范区”与“繁荣开放国门新城”二者实为一体两面。大兴因协同发展而取得“新国门”地位,也必将因大兴机场服务首都“一核两翼”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站上更高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