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

疫情之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更迫切 飞贷支持金融机构能力自建受认可

2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 (2020)15号文,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


2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 (2020)15号文,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这一文件的政策导向,势必加速银行业运用金融科技加快转型步伐。
疫情之下 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受考验
金融机构数字化口号并非今时今日之事,近年来政策一直不断加码数字化发展,而线下沦陷之时,线上金融科技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疫情期间,诸如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特事特办”,与时间赛跑,及时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项信贷额度等。各大银行正通过数字化实力对应疫情间业务。
然而,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具备应对疫情的数字能力,面对空荡荡的营业网点,深圳某城商行的客户经理表示,“以前办理个人贷款都需要来营业厅填写申请表、提交资料做审查,疫情开始后基于‘宅家隔离’的需求,哪怕有需要也极少人来网点进行办理”。从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审批流程看,小微企业贷款整体上仍无法完全摆脱线下环节,而且疫情也使得相关业务拓展、贷前调查等受到阻碍。不少金融机构出现了“不敢贷”的情况,相关信贷的审批效率也大大降低。
飞贷金融科技护航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提及数字化转型,在金融机构多年的探索中,其构建数字化能力仍旧围绕着两大模式——自建或者合作。不同的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特点作出选择,选择背后的路径、试错成本和投入成本都不同,都有各自的取舍。
对于受制于资源、技术等多因素的中小银行而言,选择与金融科技合作是最佳选择。飞贷金融科技作为与人保财险、北京银行、华润信托、通联支付等多家涵盖四大金融子行业头部企业达成合作的金融科技企业,同样深受中小金融机构的认可。区别于市面上单一资源型、单一技术型的金融科技输出企业,飞贷金融科技是技术应用型输出企业,这类企业涉及到项目业务的方方面面,集成了各种资源和技术,拥有完备的综合应用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成熟的全流程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往往可支持到合作金融机构全流程的能力建设与提升;且对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科技及成本投入要求低,这样的特性使得这类输出非常适合在资金投入有限、人才储备、技术能力较为不充分的中小金融机构应用。
作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陪练”,飞贷金融科技会提供包括技术、方案、各种建议的输出等方面的支持,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完成能力转移。为此,飞贷金融科技提出了三步走策略,开始的时候是“我做你看”,中间是一起做,后面是“你做我看”,真正让飞贷金融科技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在移动终端上的能力。
近期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封面文章以 《小微融资新解:银行的陪练者》为题,以飞贷金融科技为主要案例,深度解析了中国银行业如何借助金融科技创新,文章评论称:“在业内专家看来,以飞贷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合作模式,正在成为协助金融机构优化产业分工、提升服务效率、缓解小微融资困境的新解法和主流趋势之一”。
可以预测,金融机构数字化的建设将在这一轮疫情过后迎来一个高峰,如何进行高效的数字化发展,真正建立起数字化能力,则成为关乎中小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迫切问题。飞贷金融科技这类的技术应用型金融科技企业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升级的“陪练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