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销售

钟铎民:带出百个老板的深圳蕉商“群主”

“铎哥”成为深圳蕉岭商会的领头人照片中身穿黑色西装的钟铎民,接过来深圳蕉岭商会执行会长的牌匾,也接过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在深圳有好几万蕉岭老乡,也有不少创业成功的...


“铎哥”成为深圳蕉岭商会的领头人
照片中身穿黑色西装的钟铎民,接过来深圳蕉岭商会执行会长的牌匾,也接过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在深圳有好几万蕉岭老乡,也有不少创业成功的企业家。
2016年深圳市蕉岭商会筹建,大家都推选“铎哥”当商会执行会长。
铎哥没太谦虚,就当了。他认为,自己身边有一大帮蕉岭籍的企业家,有些还是自已从老家带出来的。这些年,同村同镇同县被他带出在深圳当老板的,就有上百号人!每次春节回家,就是一个奔驰、宝马车队。大家都尊称他为“铎哥”,大事小事都请教他。
团结他们,抱团发展,凝聚乡情,回馈家乡,是自已非常乐意做的事。同时,常年参加深圳各种商协会,是商协会“达人”的他,对如何办好一个商会有自已的独到的看法:成立商会容易,办得有活力不易。而要有活力,就要会长和执行会长,从企业家转型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以一种公益和服务的心态实实在在为大伙做点事。
所以他在任执行会长期间,他三天两天组织会员互访交流,听会员的意见,做资源对接,为家乡做公益。深圳蕉岭商会虽然是个小商会,但很有活力。大家对他的工作竖起大拇指,点赞他是深圳蕉商“好群主”。
这几年,别的不说,他在公益慈善方面,的确起到了会长和乡贤的带头作用。为家乡的教育和公共设施建设事业捐款出力起带头作用。家乡筑路、修桥、装路灯、助学捐款。每次都名居榜首。2018年他父亲去世,他和弟弟钟庆民,把收到的几十万礼金拿出来,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养老慈善基金,帮助村里的老人。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他就一直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奖教奖学、助残敬老活动。那年,他在深圳《宝安日报》看到贵州纳雍县石板河小学很多学生因家境贫困无钱上学的消息,便主动与学校联系,资助了38名贫困学生,还承诺:对这38名学生的资助将直至他们大学毕业。他先后资助过50多个贫困学生。
曾从高峰跌入谷底,负债40多万闯入深圳
这张照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钟铎民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广场,陪专门从老家过来看他的父亲,所拍的照片,此时的钟铎民刚到深圳一年,那时他是一个小打工仔。照片中,钟铎民身材瘦小,眼神中有着迷茫却也透着对未来的憧憬。
1991年时,他揣着仅有的88元,孤身一人来到深圳。这次来深圳打工,钟铎民带着伤痛和无奈。应该说,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是从高峰跌入到谷底。
早在80年代初,钟铎民在家乡梅州蕉岭县做乡村诗人、当养鸡和长毛兔的专业户,自办《百业信息》报过主编瘾。最风光的时候,作为青年创富典型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很是风光。
《百业信息》报的成功使钟铎民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紧接着,他头脑发热,贷了40多万元,盲目扩张,多元经营,在蕉岭县城办起了一家物资调剂商行。不料,因银行政策变化等原因,商行被迫破产,因此背负了40多万元的债务。一下子从天堂掉下了地狱!在80年代,这40万的债务是一个足可击垮钢铁硬汉的天文数字!——诗人、创业名星一夜之间成了家徒四壁的“杨白劳”……
于是,那段日子,他不是一次次上法庭当被告,就是在去法庭的路上。没有办法,为了还债,他只得离开新婚的娇妻,独自来到深圳谋生,他清楚地记得那是1991年4月4日。
东山再起,登报寻恩人
照片上看着不高不大的钟铎民,却是儿子眼中最强大的父亲。这张温馨的照片拍摄于1993年,那时钟铎民的儿子已经一岁了。照片不仅留下了父子间的温馨,也记录了他创业路上的艰辛。1992年创业,每天早出晚归骑着嘉陵摩托车送货。那时,虽然很忙很辛苦,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骑上送货的摩托车带儿子去玩。
初来深圳的钟铎民,过程可谓备尝艰辛。一个多月找不到工作,口袋里连零钞都翻不出一张!当时借宿在当保安的朋友床上。有一次,半夜保安队长突然查夜,钟铎民仓皇从窗口跳出去躲避。时值隆冬,寒风彻骨,外面又下着大雨。可怜的钟铎民,抱着脑袋蹲在锦绣中华的那株大榕树底下石板上,被淋透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便高烧不退!抱着病体,钟铎民还得出去找工作,因为……或许……希望就在今天……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公司当业务员,第一个月提成只有74元。但金子就会闪光。第二个月他就凭自已的聪明和勤奋,拿到800元,第三个月的1700元,很快被提升为业务经理。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有人认为他权力太大,开始向老板闲言碎语,钟铎民哪里忍受得了呀!1992年3月,一气之下辞职,再次成了“无业游民”。
就在这时,和他有过业务往来的客户听说了此事,主动找上门,表示愿意以最低的价格提供一笔包装材料,等他卖出货物再付款。于是,钟铎民拿出口袋里所有的积蓄6000元,和妻子在皇岗村租了一间房子,做起包装材料生意。赶上改革开放的潮流,再加上客户的支持,他们的生意很火爆!
一来二往的,钟铎民与客户建立了很好地关系,他几次遇到困难,客户都伸出援助之手。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愿意帮衬老乡。在包装行业和后来的銲锡行业,带出了一批老乡做了老板。
但钟铎民一直记得一件事:当初,他在做包装材料的时候一位客户曾给他佘了3480元的货,但后来客户却失去了联系,他一直没有还上。钟铎民老惦记着这事。
15年之后,他做出一件事:花几万元在《宝安日报》头版登报寻当年债主和恩人,几经波折终于找到。这成为了深圳的一段佳话、深圳诚信的好典型,深圳各大媒体争先报道。
勇于潮头,成为“深圳市优秀中小企业家”
照片中可以看出,公司名字是打印的过塑牌,楼房算不上气派,周围也比较荒芜,一幅大红色的对联却格外耀眼。1993年,钟铎民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钟铎民业务能力很突出,合作伙伴非常看重他的能力,便与他在宝安上合村开办了一家宝海丝印塑料制品厂,当时仅员工就有60多人,照片是当时开业时所拍摄。
后来,包装材料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钟铎民灵敏的商业嗅觉,察觉到市场的风向,在1996年,毅然转行做了焊锡,并成立了华城锡业公司。
钟铎民对信息和互联网,有天生的敏感。2000年,他转变传统销售方式,开始在专业媒体、电子报、电子杂志上做广告,生意全部在网上做,公司“零”业务员、“零”风险,生意非常好!
2002年,他又做了一个行业网络平台——电子辅料网,给供求双方提供一个沟通平台。那时候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同行业很多人都不会使用电脑,不会利用网站。于是,钟铎民以此为突破口,买了电脑自学,研究阿里巴巴的网站,与网络公司的朋友共同探讨怎样才能做好电子商务,如何优化网站、如何推广。通过自学建立起网站后,逐渐用电子商务取代传统模式。他是全国最早利用网络做焊锡生意中最成功的企业家。曾被百度公司评为“2005百度网道英雄”;被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授予“特别成就奖”,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深圳特区报评为“深圳市优秀中小企业家”……
这些年,钟铎民利用当初自已打拼的原始积累,抓住深圳一波波财富浪潮,进行房产投资和股权投资,获得了较大的财富自由。
年过五旬的他,从“铎哥”变成了“铎叔”。在做生意之余,把很多心思花在社会事务和公益慈善上面,积极参政议政,当上了蕉岭县的政协委员。他很愿意跟年轻人交朋友,他说,这样会让自已心态变得年轻。所以,他的办公室,常常很热闹。
一壶茶,一群人,他的办公室,成为会所,成为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中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