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销售

强者愈强,“千亿俱乐部”扩容至31家房企,蓝光、金科首次入围!

作者 | 地产密探“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从1998年中国开启“房改”大潮,到2008年遇上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则果断砸下4万亿,楼市绝地反弹,再到...


作者 | 地产密探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从1998年中国开启“房改”大潮,到2008年遇上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则果断砸下4万亿,楼市绝地反弹,再到2018年定调“房住不炒”, 持续调控下楼市撞上“寒冬”。
在楼市编年史上,对于房企而言,2018年就值得被记住。尽管寒冬依旧,但筑梦千亿是很多房企大佬的地产人居理想。
中指研究院说,寒冬之中显峥嵘!据其统计,2018年百亿级房企增至156家,而千亿级房企则增加到31家。
NO. 1|壹
千亿31家,西南首占2席
其中,总部位于西南地区的金科和蓝光,则首次晋级千亿房企俱乐部,成功诠释了“市场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核心观点。
如果要详说金科和蓝光这两家房企,其实他们分别代表了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城市的某些特质,比如同样是高周转,金科曾号称“洋房专家”,而蓝光则有名扬全国的“耍街”。
大家都知道,相对于中东部,西部则房价低,量还大,要想上规模,就得高周转,必须比别人快,多卖货!
对于金科和蓝光来说,如今首次迈入千亿俱乐部,实属不易。觅窝君借此机会,为大家详细剖析这两家千亿新锐房企到底有哪些成功之道,策略上有何异同。
NO. 2|贰
看区域策略:聚焦核心都市圈
大家可能都知道,金科之前的路数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跟“宇宙销冠”碧桂园有点像,2010年曾提出“1030”战略,即用10年时间布局重庆辖区30个城市。
如果看大重庆,金科肯定是当地历年的销冠,无可争议。这个策略顺应新型城镇化战略,使得金科“过关斩将”,保证了在全国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并不十分突出,还要受制于较高的负债率压力。
蓝光在同一时段试图定鼎北京却一度折戟,只好蛰伏川内,采取深耕大成都策略。对于早期这段全国化经历,其高层曾坦言各项准备不充分。
这两家房企真正开启全国化大潮,应该是2017年,无论是资本能力,还是组织构架,乃至管理能力,均羽翼渐丰。
金科官方提出“三圈一带”布局战略,即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形成华北区域、华东区域、重庆区域和中西部区域等4个发展区域。
仅2017年,金科拿地耗资460亿元,新进杭州、南京、南昌、福州、石家庄等15个核心城市,这些省会城市安全系数高,产值高。
蓝光的策略与之类似,重要标志性事件无疑就是重仓烂尾楼众多的天津楼市,这在当时当地楼市并不火的时候,迅猛补仓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比如,2016年9月斥资逾16亿元收购广西江宇津南区江宇城,以及次年斥资21亿元收购阳光股份超大型项目。
今年以来,蓝光成功在广州和惠州拿地,在全国化布局深耕过程中补上了华南区域这个重要一环。
NO. 3|叁
看资本能力:借壳上市,高频融资
相比蓝光2015年借壳上市,金科上市明显要早好几年。
2011年,金科借壳ST东源,赶上了那一轮调控前那一拨地产上市潮。但上市之后,金科一度无法实现权益性融资,这股计算很多房企最尴尬的事儿,负债率也很高。
大家都知道,2014年是房企很重要的一个年份,当年房企融资大开闸,金科得以实现规模定增融资,蓝光冲刺借壳上市并在次年顺利完成,还能配套融资。
应该说,这两家房企在资本时机上差不多,尽享那一拨融资开闸的政策红利,频发融资公告,规模也较大。对于冲刺一线房企的中型房企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据最新数据显示,包括这两家千亿房企在内的整个地产股,均存在估值不高的情况。比如,蓝光市值157亿元,金科市值321亿元。
NO. 4|肆
看产品创新:发力改善系列
在任何时候,对于房企而言,好产品才是王道。
蓝光早期主打一直“民生地产”,主要做刚需产品,追求短平快,通过高周转快速回现金流,以保证下一批项目开发销售,不求高利润,但求快速滚动扩张,最典型的莫过于知名产品“COCO系”。
后来,蓝光开始转型打造“雍锦系”,在成都首试成功,并在全国复制,如今该房企已延展到芙蓉系、黑钻系、长岛系、林肯系等,比如长岛国际社区,对外宣称2018年销售百亿。
相对于蓝光,金科对其产品的评价,用它自己的话说,“以经典,致敬历史;以美好,迎接未来”。
从最早的金科花园,到金科天籁城,让外界记住了金科“洋房专家”的美名,到2003年试水打造中式建筑“中华坊”,再到升级洋房新标准之作“天湖美镇”,以及博翠、集美等。
如中指研究院,曾深入分析称“千亿房企之所以能大扩围,就在于其精准把握到了城市发展机遇,并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以契合市场需求,助推企业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