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每个企业都完善自己,才是唯一的正确道路
1月3日,马云发表了他2019年的第一个演讲。在这个演讲里,他向在寒冬里挣扎的企业给出自己的建议:与其怪宏观环境,不如检查自己,只要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
1月3日,马云发表了他2019年的第一个演讲。在这个演讲里,他向在寒冬里挣扎的企业给出自己的建议:与其怪宏观环境,不如检查自己,只要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能度得过。说到底,马云的核心观点依旧是,在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更应该关注自身、完善自身。
以下为马云演讲全文,有删减:
2018年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大家都度过了。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容易,坏消息是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难受。但是我一直这么觉得,主要是对自己讲的,社会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价值。
现在很多人不断在谈反思、谈感想,其实我很怕经济学家越来越把自己讲得像企业家一样,而企业家把自己讲得很像经济学家。很多企业家动不动就是体制改革,但其实这跟他关系不大。我们总把自己企业做得不好怪罪于宏观经济,总把自己的企业没运营好怪罪于别人,认为是竞争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宏观调控的问题、是去杠杆的问题。
大道理谁都懂,但企业家还得回归本身,想想自己的小道理。你到底从过去的六个月内学到了什么?你改变了什么?你的团队完善了没有?你怎么会抵押那么多股票,去做大量跟你企业毫无关系的投资?最近这两年听到了很多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很浅薄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这些人知道自己不懂,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微调,而不是固执地去做一些事情。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0年以前,只依靠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简单的招商引资、低端制造业,中国经济自然起来了。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体靠简单的管理已经不行了,我们需要真正去运营。
企业也是一样,越做越大的时候,管两百人跟管两千人不一样,跟管两万人肯定也不一样。两亿以下的市场,两亿以下的营业额跟二十亿以上的营业额更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我们都在学习。
我自己觉得,我们公司做得最不好的时候是我关心世界的时候,后来我关心我们自己的时候,公司的形势好起来了;我关心自己是否开心、做得是否好的时候,我的企业也越做越好,自己越来越开心。
2019年,每个企业应关注一下自己的客户,关注一下自己产品、技术是否要升级,自己的组织是否要升级,自己的投资方向是否要进行调整。如果不把这些企业最基本的要素考虑清楚,困难还会很多。
有些企业觉得,我这个行业做得差不多了,我应该跨界发展。这就太简单地理解转型、太简单地理解升级了。其实真正的升级是你自己是否升级。如果你觉得你的战略要调整,你可以问问看这三件事情有没有调整:第一人调整了没有,第二组织调整了没有,第三KPI调整了没有。我发现很多企业每年都讲:“我有新战略”,但是从来不换人、不调组织、不调KPI,这等于没换。
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形势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回归初心,自己想一下:当年你为什么创业?当年你的生意为什么好起来?你怎么就觉得某个生意不行了呢?
关于中国的机会,讲了很多,其实中国有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机会,这几件事情我最近也在感慨。
第一,中国有近14亿人口,3亿中等收入群体。欧洲10亿人口分成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14亿人口是在一个经济体里、在同一个经济政策下面。这个巨大的机会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的。
第二,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少数几个敢于提出2035年计划、2050年计划的国家,很多国家连5年以后的计划不敢提。
第三,我们国家在过去20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欧美国家20年的总和,总体来讲,是有机会的。
中国的市场足够我们做了。但如果你自己不调整好,却怪别人,没有用!你要改变的是你自己,调整自己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KPI,调整自己的financing(财务),今天我们埋怨的所有问题几乎在你们公司都有,只是你是否做了这些改革?关键是改变自己。
企业做得慢一点,不是坏事。我们做得慢一点、做得好一点、做得舒服一点、做得开心一点,这样你才能走得远。我们每个企业都在讲,做强做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