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

海外自由行转型,车+X”模式必定成立

原标题:海外用车市场的生存悬念随着出境游的火爆,海外用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租租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出境租车自驾,从2013年的13万人次,已稳步增长至407...


原标题:海外用车市场的生存悬念
随着出境游的火爆,海外用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租租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出境租车自驾,从2013年的13万人次,已稳步增长至407万人次(按乘客人次算)。
当然,市场前景虽好,入局者同样也不少。有租租车、惠租车、皇包车、蜜柚、还会来等专注于海外用车市场的本地创业公司;携程、飞猪等在线旅游业玩家,而携程通过收购唐人接直接进入了目的地用车服务市场;首汽、滴滴、Uber、神州等出行领域的巨头企业;不断以各种方式切入中国市场的Hertz、Enterprise、Avis、Europcar等国际租车巨头以及Rentalcars、Blacklane、CarTrawler等平台型企业。
很显然,与其在一片红海市场中苦苦挣扎,不如寻找新的蓝海抢占先机。有业内人士向环球旅讯透露,2018年目的地市场将成为各海外用车企业争夺的焦点,有的能以此脱颖而出,相应的也会有企业因此而一蹶不振。
对此,参与其中的玩家们,究竟怎么看?
在海外用车市场,“车+导”、“车+导+消费”、“车+导+目的地产品”等等模式,其实可以统称为“车+X”,“还会来(北京趣玩贝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为海外用车解决方案服务,还会来—系公司业务平台名称)”CEO张汐铭认为,这样的模式必定是成立的,也是未来相关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和价值的关键所在。
还会来作为海外包车B2B服务商,今年以来也开始着手深挖目的地产品的供应链,用小交通的出行方式,串联目的地旅行消费产品,进一步打造竞争壁垒。张汐铭透露,目前项目正在测试与完善,预计2018年将推向市场。
“随着用户需求的消费升级,原有纯自由行产品的服务也需要创新转型。”张汐铭表示,用户追求着更灵活、丰富、自由的旅游出行方案,从原本的走马观花式,变为了深入当地体验本土生活的形式。她将此称之为半自助型、微定制方案,但无论名称是什么,小交通、“车+导”等海外用车服务,一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此,租租车联合创始人李斌表示,其实整个出境自由行基本的服务链条是这样的:行程规划—签证机票—海外用车—酒店预订—目的地产品服务。所以无论是租车还是包车,其实都不应孤立观察,而是融入到整个旅游服务链中。
所以从李斌的逻辑角度来看,“车+X”不仅成立,还可以有不同的延伸角度,只是目前行业更热衷于往目的地产品服务的方向来发展。(本文摘编自《经理人》杂志284期,文 /曾宪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商业咨询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