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用车是绝佳场景,“边走边订”成发展趋势
原标题:海外用车市场的生存悬念Europcar业务拓展经理王红表示,海外用车特别是租车自驾游产品,其实打通了用户出境自由行的“最后一公里”,是提高用户旅游体验较...
原标题:海外用车市场的生存悬念
Europcar业务拓展经理王红表示,海外用车特别是租车自驾游产品,其实打通了用户出境自由行的“最后一公里”,是提高用户旅游体验较为关键的部分。
具体来看,用户通过海外用车服务,可以更加自由地调整安排行程,有针对性地游览最适合自己的景点、线路;不存在强制购物的问题,解决了许多传统跟团游的痛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场景的依托,用户转化一定是高成本,低效率的。”李斌认为,做目的地产品的拓展,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场景。以往那种将所有产品上架,等用户自行挑选的“货架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没有合适的场景,无论是前期的用户获取还是后续的产品转化,都是十分困难的。
在他看来,对于目的地产品的用户转化,海外用车就是个绝佳的场景。用户通过小交通出行时,如果企业能给予更多目的地产品的推荐,用户购买的意愿其实是非常高的,也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李斌给出了一些数据来佐证。从租租车自身数据来看,用户对于目的地产品的消费转化率接近70%,这也意味着100个租车用户,有接近70人会购买目的地产品。
另外,租租车用户平均租车时间约为7天,每辆车的乘客约为4人。这也意味着,这7天的游玩时间里,一个租车订单,有可能带来4个景点、演出门票或其他目的地游玩产品的订单。所以理论上看,目的地产品带来的GMV,很容易就能超过租车业务带来的GMV。
“几乎所有用户落地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本地消费。”从包车的角度来说,张汐铭表示,导游平均每日与用户相处超过8个小时,为海外用车这样的服务场景,增添了更多人与人之间带有情感交流的元素,其实这是更有利于目的地产品推荐以及用户转化的。根据还会来的数据,例如3日以上包车订单中,超过50%的转化内容为代订鲜花、餐厅,当地各种体验式活动,甚至于行中极具参与感的赛事及表演等目的地产品。
对此,Phocuswright 在2015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指出,45%左右的中国游客会提前预订目的地产品,这也意味着,另外55%左右的中国游客会在到达目的地后(包括直接在景点购买)才购买相关产品。
另外,2017年12月,蚂蜂窝与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中也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自由行游客在途中预订当地玩乐的占比在大幅提升。境外当地体验类产品的当天预订量占比增长了10%,境内则增长了13%。“边走边订”已然成为中国旅游市场较为突出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摘编自《经理人》杂志284期,文 /曾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