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抢跑”朝阳“两区”建设“提速” 累计入库项目3656个形成制度创新案例78项
新春的喜庆气息还未褪去,朝阳便吹响“两区”建设冲锋号。2月中旬,中国和瑞士两国80家企业在朝阳开启了春天的第一场“约会”。 园区推介、合作洽谈……在北京C...
新春的喜庆气息还未褪去,朝阳便吹响“两区”建设冲锋号。2月中旬,中国和瑞士两国80家企业在朝阳开启了春天的第一场“约会”。
园区推介、合作洽谈……在北京CBD正大中心的一场碰面,为中瑞两国企业搭起了高效对接合作平台。交流会上,朝阳区外资金融机构赛德思集团与三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拓全球市场。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朝阳区依托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叠加联动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招商渠道、谋划制度创新,为中外企业“牵线搭桥”,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2025年1月,朝阳区新增入库项目104个。“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累计入库项目3656个,落地项目2212个,入库外资项目549个,落地外资项目332个,以上指标均居于全市前列。
牵线搭桥链接国际资源
国际化是朝阳区的靓丽金名片。借助这张名片,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创新政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铺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朝阳区以国际化氛围和友好的营商环境而闻名,所以我们考虑在中国落地时首选了朝阳。”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说,朝阳区的支持政策对外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为公司在中国落地和扩展业务提供了顺畅的流程。2023年5月,赛德思集团选择在朝阳区开设其亚太区总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布局。落地后,公司迅速开始增加投资项目、建立合资企业,与国内领先公司开展合作按下“加速键”。
为了进一步推介“两区”创新政策,推动对外开放新政策触达企业,朝阳区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和区内商务楼宇,通过“政策研究+解读推介+服务指导”的方式,为企业搭建起便利的合作平台。在国际化魅力和叠加政策的加持下,搭乘“两区”建设快车,众多楼宇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以‘两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为招商战略核心,正大中心不仅成功引入了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北京国际仲裁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机构,还在服务创新方面打造出‘国际商务会客厅’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企业出海服务网络,为来华投资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跨境财税咨询等全流程帮扶。”正大中心相关负责人。
2025年春节刚过,朝阳区就联动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赛德思集团和正大中心,邀约国内外80余家企业参与中瑞企业投资合作交流会。在中瑞企业投资合作交流会现场,赛德思集团与80余家企业面对面聊业务、谈合作、话未来,不仅与朝阳区企业北京达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还“引进来”瑞士企业Orexa和英国企业Kadence Bio,将协助企业落地北京,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2024年以来,朝阳区还承办全市“亲密伙伴”数字经济专场政策推介活动,通过“两区会客厅”“外资圆桌会”等形式为企业合作共赢搭起会话平台。此外,朝阳区还推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落地,打造出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仲裁、数据出境、数据治理等服务。
拓宽渠道吸引企业来“朝”
8个CBD全球招商联络站织密国际招商网络、“敲门招商”占领先机、诚邀企业入“朝”考察……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朝阳区还发力“国际化招商”和“高质量推介”,大力开展“走出去”精准招商和“请进来”考察洽谈,扩容“国际朋友圈”。
在2025年2月举办的2025DMCC路演北京站暨“迪拜-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上,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一处处长褚雪霏,不仅向参会企业介绍了朝阳区各项政策,还通过案例分析,让与会嘉宾直观了解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分享了朝阳区企业与迪拜开展合作的机会。活动现场,迪拜盈天中国中心DMCC北京朝阳国际交流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迪拜-北京经贸合作的又一新平台。朝阳区贸促会还与DMCC正式签署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跨境投资、技术转化、文化互鉴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近年来,朝阳区率先“出海”招商,通过政企联动搭建跨境合作桥梁,成功推动优质项目双向落地,形成“产业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创新生态。
2022年开始,朝阳区便开始与DMCC接洽,开启“交友”状态。2023年,朝阳招商引资团带队到访中东,与当地企业家面对面深化友谊。随着关系越来越熟络,两地在多领域的合作愈发广泛,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中东主权财富基金PIF、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等企业和机构,也相继在朝阳拓展业务。
除了逐渐升华与“老朋友”的友谊,2024年以来,朝阳区还组团赴英国、埃及、法国、德国等境外进行招商引资,举办“与世界共朝阳”新加坡企业圆桌会等多项中外招商活动,积极扩展海外招商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和国际化水平。
先行先试推动项目落地
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也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聚焦重点区域,朝阳组团积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围绕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等开展制度型探索,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政策创新试验田作用,吸引国际优质项目落地。
2024年8月,北京市出台首份场景化、字段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对允许出境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规模进行了精准量化和适度放宽。清单出台后不久,朝阳区迅速通过“两区会客厅”“外资圆桌会”等形式,向国内外企业、机构宣传了北京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和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
2025年年初,北京CBD区域企业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成功通过负面清单备案,成为朝阳组团首个使用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实现数据合规出境的企业。赛诺菲将数据出境方式由安全评估降级为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方式,最大程度满足数据出境需求,大幅减轻了企业数据出境合规压力。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是我国在电信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通告发布之后,区商务局第一时间联合欧盟商会和美中贸易联合会举办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市级部门开展政策研讨。会后,区商务局持续跟进北京市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情况,推动政策触达企业,协助企业申报试点。2025年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北京共获批4家企业,其中朝阳区就有两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无论是完成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备案还是企业获得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林林总总,都是朝阳区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突破性、标志性试点成果。“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累计形成78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10个案例被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第一。
“抢跑”春天里,奏响奋进曲。朝阳区将进一步深化“两区”建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做好新一轮制度创新相关工作谋划,在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抓好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力当好“两区”建设排头兵,推动朝阳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园区推介、合作洽谈……在北京CBD正大中心的一场碰面,为中瑞两国企业搭起了高效对接合作平台。交流会上,朝阳区外资金融机构赛德思集团与三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拓全球市场。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朝阳区依托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叠加联动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招商渠道、谋划制度创新,为中外企业“牵线搭桥”,推动高质量项目落地。2025年1月,朝阳区新增入库项目104个。“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累计入库项目3656个,落地项目2212个,入库外资项目549个,落地外资项目332个,以上指标均居于全市前列。
牵线搭桥链接国际资源
国际化是朝阳区的靓丽金名片。借助这张名片,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创新政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铺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朝阳区以国际化氛围和友好的营商环境而闻名,所以我们考虑在中国落地时首选了朝阳。”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说,朝阳区的支持政策对外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为公司在中国落地和扩展业务提供了顺畅的流程。2023年5月,赛德思集团选择在朝阳区开设其亚太区总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布局。落地后,公司迅速开始增加投资项目、建立合资企业,与国内领先公司开展合作按下“加速键”。
为了进一步推介“两区”创新政策,推动对外开放新政策触达企业,朝阳区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和区内商务楼宇,通过“政策研究+解读推介+服务指导”的方式,为企业搭建起便利的合作平台。在国际化魅力和叠加政策的加持下,搭乘“两区”建设快车,众多楼宇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以‘两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为招商战略核心,正大中心不仅成功引入了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北京国际仲裁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机构,还在服务创新方面打造出‘国际商务会客厅’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企业出海服务网络,为来华投资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跨境财税咨询等全流程帮扶。”正大中心相关负责人。
2025年春节刚过,朝阳区就联动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赛德思集团和正大中心,邀约国内外80余家企业参与中瑞企业投资合作交流会。在中瑞企业投资合作交流会现场,赛德思集团与80余家企业面对面聊业务、谈合作、话未来,不仅与朝阳区企业北京达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还“引进来”瑞士企业Orexa和英国企业Kadence Bio,将协助企业落地北京,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2024年以来,朝阳区还承办全市“亲密伙伴”数字经济专场政策推介活动,通过“两区会客厅”“外资圆桌会”等形式为企业合作共赢搭起会话平台。此外,朝阳区还推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落地,打造出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仲裁、数据出境、数据治理等服务。
拓宽渠道吸引企业来“朝”
8个CBD全球招商联络站织密国际招商网络、“敲门招商”占领先机、诚邀企业入“朝”考察……在搭建平台的同时,朝阳区还发力“国际化招商”和“高质量推介”,大力开展“走出去”精准招商和“请进来”考察洽谈,扩容“国际朋友圈”。
在2025年2月举办的2025DMCC路演北京站暨“迪拜-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上,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一处处长褚雪霏,不仅向参会企业介绍了朝阳区各项政策,还通过案例分析,让与会嘉宾直观了解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分享了朝阳区企业与迪拜开展合作的机会。活动现场,迪拜盈天中国中心DMCC北京朝阳国际交流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迪拜-北京经贸合作的又一新平台。朝阳区贸促会还与DMCC正式签署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跨境投资、技术转化、文化互鉴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近年来,朝阳区率先“出海”招商,通过政企联动搭建跨境合作桥梁,成功推动优质项目双向落地,形成“产业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创新生态。
2022年开始,朝阳区便开始与DMCC接洽,开启“交友”状态。2023年,朝阳招商引资团带队到访中东,与当地企业家面对面深化友谊。随着关系越来越熟络,两地在多领域的合作愈发广泛,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中东主权财富基金PIF、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等企业和机构,也相继在朝阳拓展业务。
除了逐渐升华与“老朋友”的友谊,2024年以来,朝阳区还组团赴英国、埃及、法国、德国等境外进行招商引资,举办“与世界共朝阳”新加坡企业圆桌会等多项中外招商活动,积极扩展海外招商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和国际化水平。
先行先试推动项目落地
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也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聚焦重点区域,朝阳组团积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围绕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等开展制度型探索,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政策创新试验田作用,吸引国际优质项目落地。
2024年8月,北京市出台首份场景化、字段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对允许出境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规模进行了精准量化和适度放宽。清单出台后不久,朝阳区迅速通过“两区会客厅”“外资圆桌会”等形式,向国内外企业、机构宣传了北京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和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
2025年年初,北京CBD区域企业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成功通过负面清单备案,成为朝阳组团首个使用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实现数据合规出境的企业。赛诺菲将数据出境方式由安全评估降级为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方式,最大程度满足数据出境需求,大幅减轻了企业数据出境合规压力。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是我国在电信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通告发布之后,区商务局第一时间联合欧盟商会和美中贸易联合会举办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市级部门开展政策研讨。会后,区商务局持续跟进北京市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情况,推动政策触达企业,协助企业申报试点。2025年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北京共获批4家企业,其中朝阳区就有两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无论是完成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备案还是企业获得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林林总总,都是朝阳区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突破性、标志性试点成果。“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累计形成78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10个案例被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第一。
“抢跑”春天里,奏响奋进曲。朝阳区将进一步深化“两区”建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做好新一轮制度创新相关工作谋划,在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抓好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力当好“两区”建设排头兵,推动朝阳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新高地。